当300斤年轻人说出“我觉得还好”: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
时间:2025-03-18 16:06:13来源:羊城晚报
“一年做600-800台减重手术,且这类病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。”这是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的统计数据。“肥胖患者越来越年轻化,有的只有二十几岁,体重就达到了三四百斤,分分钟危及生命。”这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、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杨景哥十分担忧。

如何预防肥胖,并且防止减重后的反弹,对肥胖进行规范化管理?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全面升级减重诊疗体系,着重推动肥胖病防治关口前移。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,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。

现状 300多斤体重的他认为“自己还好”

近年来,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。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

为什么肥胖患者如此之多?“我认为,肥胖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。”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宏表示,这并非单纯的热量失衡,而是文明病的集中显现。

陈宏主任用三个“超限”来解读肥胖流行的原因:能量超载,食物对城市人群来说,极容易获得,甚至过剩。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,夜间外卖订单中,油炸食品占比达47%;代谢超负,食品工业的3000余种添加剂中,15%可能干扰内分泌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证实,常见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可致使小鼠肠道菌群紊乱,能量吸收率提升12%;压力超阈,工作压力大,有研究发现,IT从业者压力性进食发生率高达68%,其内脏脂肪面积是普通白领的1.8倍。

“我曾经在门诊接诊过一名28岁的男性患者,体重有300多斤,太太硬逼着他到医院就诊”杨景哥还追问,“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就诊呢?”没想到这位患者却说,“我觉得还好。”

记者走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,有的患者体重高达500多斤,只能躺在床上,很难下地行走。杨景哥表示:“从患者体重增加到他意识到自己过于肥胖,需要一段时间;等到肥胖影响到工作和生活,他们意识到要减重,寻求减重治疗也会需要一段时间,比如他们从了解减重手术,到医院接受减重手术,往往都要经过3-5年。”

担忧 超级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

正是因为很多男性在很长时间里,并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,因此超级肥胖的患者也越来越多,这也使得进行减重手术治疗的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。

作为在全国较早建立减重中心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目前一年减重手术有600-800台。杨景哥介绍,这些肥胖患者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2岁,但平均体重却达到了240斤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关炳生介绍,减重手术后从根本上可以控制食物的摄入,一个月可以减重20-30斤,3个月减重40-60斤。

难题 5-10年后仍有5%-20%的人复胖

虽然在减重手术后1-2年时间内,患者的体重减少会相当明显,有些可以减去多余体重的60%-80%,但是,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就是,5-10年的观察数据发现,减重术后,有5%-20%的人群会复胖!

34岁的陈先生术后两年,从270斤下降到160斤,现在他发现复胖了十多斤。因为焦虑所以他再一次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。医生了解到,最近一年来,他的工作发生了变化,每天晚上差不多9点才下班。在下班回家之前,就十分饥饿,于是吃饼干、坚果,喝柠檬茶。等回到家才吃晚饭。“换了这份工作之后,四个月体重又反弹了十来斤。”

但陈先生每一餐正餐的饮食量并不多,比如每顿吃饭的量只有手术前的1/2。“以前吃一碗饭,现在只能吃1/3碗,再吃多就噎住了,想吐,吃不下了。但是青菜和肉可以多吃。”之所以会复胖,杨景哥还是认为,每天增加的一餐零食,加上含有糖饮料都是复胖的隐患。这些行为方式不改变,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帮患者长期维持体重,因此需要做好体重的长期管理。实际上,在减重方法的金字塔中三个阶梯中,最底层就是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,第二个是药物,第三个才是减重手术。

解决 多学科综合一站式解决肥胖困扰

肥胖绝非仅仅是身材走样,它实则是一种慢性病。陈宏指出,肥胖病堪称代谢紊乱的集大成者,同时,肥胖也是诸多疾病的根源。“事实上,肥胖是所有慢性病的前期表现,往往比糖尿病等疾病更早被察觉。控制肥胖,恰好能体现医防融合关口的前移。”

国家对肥胖防治尤为重视。2024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启动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,倡导并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与技能,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,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。

在临床上,医生常常为肥胖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方案。实际上,只要患者有减肥意愿,并按照医生的处方执行,短期内或许能取得一定效果。“但仅依靠短暂的生活方式干预,体重反弹率通常在60%-70%。这表明减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难在坚持。”陈宏如是说。

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李佶桐向记者介绍:“目前,内分泌代谢科主要采用三师共管模式,对每一位需要减重的人群进行体重管理。比如,我们会要求他们将一日三餐拍照发在微信小群里,营养师会逐一分析其能量是否充足且均衡,运动指导师也会详细制定运动方案,医生则解答他们在减重期间的疑问。”

即便有如此贴心的服务,仍有部分人群难以达到减重目标。

提醒 减肥药并非 “无痛瘦身” 的魔法针剂

目前,在控制体重方面,最大的突破在于创新减重药的出现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《肥胖症诊疗指南(2024年版)》中,在药物治疗方面,明确了目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,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的5种药物,包括奥利司他、利拉鲁肽、贝那鲁肽、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。除奥利司他外,其余4种药物均为GLP-1类药物。

“这些药物的减重机制主要是抑制食欲。此外,还有部分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,主要通过增加饱腹感和抑制食欲来实现减重,在临床上效果显著。”陈宏说。

除药物治疗外,《指南》还罗列了行为心理干预、运动干预、临床营养治疗等一系列治疗肥胖症的方法。其中,关于力量抗阻训练、有氧耐力运动以及饮食模式等内容,也能为公众提供具体直观的指导。当然,陈宏也指出,无论采用何种方法,最终都需回归到良好的生活方式,控制好食欲,杜绝暴饮暴食,这样才能减肥成功。“即便体重减轻了50公斤,如果生活方式没有改变,最终仍意味着反弹和失败。”

减肥药的减重效果虽毋庸置疑,但它并非“无痛瘦身”的魔法针剂。有研究显示,单纯依赖药物治疗组2年复胖率达71%,这凸显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石地位。对于普通人群而言,减肥药在起初显示良好的减重效果时,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,学会如何吃更健康,重塑良好的生活方式。真正健康的减重仍需回归本源——“少吃一口,多动一步”的科学生活方式,或许比任何药物都更为安全持久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当300斤年轻人说出“我觉得还好”: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

    一年做600-800台减重手术,且这类病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。这是来自

  • 十五运会U18女篮资格赛A组收官:鲁、陕两队晋级决赛阶段

    17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篮球项目资格赛女子18岁以下A组(陕西西安

  • 与时代同行 与产业共进 平安租赁赓续致远

  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。

  • 乔纳斯·考夫曼巡演至上海 唱响经典德语艺术歌曲

   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乔纳斯·考夫曼携手钢琴家赫尔穆特·多伊奇,1

  • 中国科学家将“有害离子”变废为宝 催化药物分子合成

    中新社天津3月6日电(记者 王君妍)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

  • “特斯拉速度”刷新,外企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

    上海又给特斯拉一个惊喜。近日,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自贸

  • 湖北仙桃“白马救人”后再现“钓鱼佬”水中救人,评论区调侃:果然除了鱼什么都钓得到

    张呈勉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事情发生在6日上午11点多,落水钓友是他的

  • 专访00后旗手刘梦婷:“追赶者”更要有冲金的心

    突破出现在新年伊始。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奥地利克拉根

  • 探访节后黄金市场 金价为何屡创新高?

    今年以来,黄金价格持续呈现上涨趋势。最近几天,国际金价屡创新高

  • 年终观察:浙江游戏产业何以领跑出海?

    中新网杭州12月19日电(林波 曹丹)2024年,首款中国产3A游戏《黑神

  • ​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——西平县柏城王司庄小学举行“国家公祭日”主题教育活动

    2024年12月13日,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为了激发少先

  •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积极参与国家医保钱包试点工作

     医保钱包是医保部门为进一步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

  • 1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1966元 上调25个基点

    中新网11月14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

  • 山西无煤县聚“链”突围

    中新网忻州11月9日电 题:山西无煤县聚链突围作者 高瑞峰作为传统

  • 直击科博会丨中国(绵阳)科技城低空经济产业合作恳谈会举行

    11月5日,中国(绵阳)科技城低空经济产业合作恳谈会在绵阳市北川羌族

  • 强生多款新品于第七届进博会首日发布

    11月5日,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。全球医疗健康领军

  • 旅游
    • 英大财险北京分公司扎实开展2023年消保教育宣传月活动 看热讯

    • 浙南深山铁路“守护人”:二十载岁月护航钢铁大动脉

    • 派林生物: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获得巴基斯坦药品注册证书

    • 手机相关知识:知乎可以看到别人的浏览记录吗